最新刊期

    2024 22 3

      专家笔谈

    • 江小英,罗应兰,沈剑娜
      2024, 22(3): 225-229.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01
      摘要:本文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3项影响深远的经典研究,即“三千万词汇鸿沟”“触手可读”项目和对话式阅读研究的背景、研究成果和影响,阐述了这些研究对特殊儿童阅读研究和实践的启示:阅读构建丰富的早期语言环境、提供0岁起步的阅读指导和开展对话式阅读有效提升阅读质量。  
      关键词:“三千万词汇鸿沟”;触手可读;对话式阅读;特殊儿童   
      37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55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听障儿童阅读与教育

    • 张燕,段弘艳
      2024, 22(3): 230-234.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02
      摘要:目的开发并验证3~5年级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标准化评估工具。方法基于阅读成分理论模型,结合最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编制3~5年级学习困难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评估工具,随机选取1026名被试,对评估工具进行标准化处理。结果该工具难度适宜,有良好的区分度和信效度。结论该工具使用便捷有效,能成为一线阅读理解教学有效的评估工具。  
      关键词:学习困难;阅读理解能力;评估工具;信效度   
      24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36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林逸,李欢,江小英
      2024, 22(3): 235-239.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03
      摘要:目的帮助初中听障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方法以2所特殊教育学校初中阶段的听障学生为被试,对其语素意识、阅读理解、识字量和词汇知识进行测评,并使用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语素意识对初中听障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以及识字量与词汇知识在其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在分层回归分析中,听障学生的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能力具有显著的独立预测作用。在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后,听障学生的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能力具有显著间接效应(P<0.05)。结论语素意识对词汇知识和识字量的直接影响显著,对识字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对词汇知识的影响程度;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的直接效应具有显著水平。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能力还存在以词汇知识作为中介变量的间接效应。  
      关键词:语素意识;阅读理解;识字量;词汇知识;听障学生   
      22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49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池雨濛,罗应兰,杨颖,江小英
      2024, 22(3): 240-243.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04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听障儿童家庭亲子阅读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听障儿童提供科学有效的亲子阅读指导。方法采用自编听障儿童家庭亲子阅读现状调查问卷对118个听障儿童家庭展开调查。结果听障儿童家庭亲子阅读总体平均3.65分,在年级、亲子阅读陪伴者、亲子阅读交流方式、家长文化程度、家庭藏书量、阅读频率、阅读单次时长、图书形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听障儿童家庭亲子阅读处于一般水平,图书内容、阅读方法、阅读环境、图书选择等方面亟待改进。阅读环境、图书选择、阅读方法的改善能够提升亲子阅读水平。  
      关键词:听障儿童;亲子阅读;阅读指导   
      25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54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熊瑶
      2024, 22(3): 244-247.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05
      摘要:目的探究师生共读对听障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等组实验设计,按照师生共创阅读环境、共同开展阅读活动、共同进行反思阅读、共享学习成果4个步骤开展师生共读活动。实验结束1周内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阅读能力比较。结果师生共读模式对听障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产生显著影响;实验组在阅读概括力、评判力、愉快体验、分析文本优点、质疑作者观点和发挥作者观点方面提高显著,在阅读概括力、评判力、分析文本优点、质疑作者观点和发挥作者观点方面极显著提高,在阅读记忆力方面没有显著提高;性别效应和年级效应影响不显著;师生共读模式对不同实验前测学生阅读能力、不同优耳听阈的学生阅读能力无显著影响。结论教学中应广泛使用师生共读模式,有针对性地使用文法手语和自然手语。立足个体差异,关注个性需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阅读体验。  
      关键词:师生共读;听障中学生;阅读能力   
      17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73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王春晖,冯诗瑶
      2024, 22(3): 248-252.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06
      摘要:目的梳理和分析听障群体阅读能力研究的现状和热点,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采用Citespace,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最终纳入1117篇文献,对纳入文献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①关于听障群体阅读能力相关文献数量较少,年载文量整体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作者及机构之间合作较少;②研究热点主题包括阅读能力的相关因素、基于阅读技能的神经科学证据、阅读干预策略3方面;③从音系学视角探讨听障群体阅读影响机制研究是主要研究趋势。结论听障群体阅读研究需要多学科、多作者、多机构的合作研究,开展听障群体阅读影响机制的本土研究,以推动听障儿童听力言语早期干预实践。  
      关键词:听障群体;阅读;可视化分析   
      15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67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临床研究

    • 苗艳,刘欣
      2024, 22(3): 253-255.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07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调机前后听觉能力、言语清晰度、康复效果等方面的变化,强调术后精准调试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中心2022年1月~2023年7月就诊的10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采用听觉能力评估量表(CAP)、言语可懂度分级量表(SIR)比较患儿调机前后的听觉能力和言语可懂度得分,分析调机前后6个电极的电流刺激量情况(22号、20号、15号、10号、5号、1号)。结果10例儿童都存在电流刺激量设定过高的情况,除5号电极外,其余电极调试前后的C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6个电极调试前后T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调试前后CAP和SIR得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术后精准调试非常重要,既要注意电流刺激量不足,也要避免刺激量过高。  
      关键词: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精准调试   
      16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47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乔汝汝,张寒冰
      2024, 22(3): 256-258.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08
      摘要:目的研究分期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第二侧人工耳蜗植入后1年与第一侧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差异,以及可能影响第二侧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因素。方法选取分期双耳人工耳蜗植入患者40例(间隔时间6个月以上);其中20例在此期间一直配戴助听器,20例因各种原因未配戴助听器;在患者第二侧人工耳蜗植入1年后,对双侧人工耳蜗分别做助听后听阈测试以及听觉能力分级测试(CAP)。结果①在第二侧人工耳蜗植入1年后,第二侧人工耳蜗与第一侧人工耳蜗声场下平均助听听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第二侧人工耳蜗植入1年后,第二侧人工耳蜗与第一侧人工耳蜗CAP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③分期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患者间隔期一直不间断配戴助听器组与未配戴助听器组CAP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分期双侧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在第二侧人工耳蜗植入一年后,后植入侧听觉能力得到极大的改善,但仍要差于第一侧人工耳蜗聆听效果;且在分期植入的间隔期,一直坚持配戴助听器有助于后植入耳人工耳蜗的聆听效果。  
      关键词:人工耳蜗;分期植入;听觉能力分级测试   
      12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53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郑秋晨,张秋静,范佳琳,吴谢东,张阳,兰兰,王国建,王秋菊,韩东一
      2024, 22(3): 259-263.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09
      摘要:目的分析平均听阈正常(PTA≤25 dB HL)的单侧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听力学特征,为听神经瘤早期筛查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平均听阈正常的单侧听神经瘤患者32例(32耳)作为试验组,选取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平均听阈正常的耳鸣患者20例(32耳)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在符合国家标准的隔声室行纯音测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及听力学特征。结果单纯耳鸣、耳鸣伴反复发作且可治愈的突发性听力下降为平均听阈正常听神经瘤患者常见的首发症状,占50.00%,多见于30~40岁人群。试验组听性脑干反应异常率为75.00%(24/32),畸变产物耳声反射异常率为78.12%(25/32),患耳的同侧镫骨肌声反射和健耳的交叉声反射异常率分别为28.13%、56.25%,健耳的同侧镫骨肌声反射和患耳的交叉声反射异常率分别为6.25%、62.50%。通过对比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听力学特征,两组听性脑干反应的波Ⅲ、波Ⅴ潜伏期、波Ⅰ-波Ⅲ波间期、波Ⅰ-波Ⅴ波间期,患耳的交叉声反射和健耳的交叉声反射(0.5、1、2、4 kHz)、患耳的同侧声反射(2 kHz),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畸变产物耳声反射异常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听性脑干反应及镫骨肌声反射检测有助于听神经瘤早期诊断,DPOAE是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差的检测指标。对门诊平均听阈正常的单侧耳鸣,或伴有反复发作的、可治愈的突发性听力下降患者,建议联合应用听性脑干反应、镫骨肌声反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综合评估,为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听神经瘤;纯音听阈正常;听性脑干反应;镫骨肌声反射   
      15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54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潘庆春,米雪芹,李蓓,王媛玲,张静,唐晓茗,宋小影
      2024, 22(3): 264-269.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10
      摘要:目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线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探讨健听的职业噪声暴露人群额叶脑网络功能连通性(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特征。方法对2023年6月~2023年11月中国某运输公司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进行脑网络FC、纯音听阈、声阻抗、血糖、血压及焦虑抑郁进行测试。结果噪声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血压、血糖、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抑郁分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depression subscale,HADS-D)评分无差异;噪声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焦虑分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anxiety subscale,HADS-A)评分高于对照组。噪声组的HADS-A主要集中在正常状态和临界程度,而对照组主要集中在正常状态。噪声组的额叶FC高于对照组,噪声组的额叶静息态HBO高于对照组。噪声暴露时间与额叶FC呈正相关。噪声组额叶FC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焦虑分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anxiety subscale,HADS-A)得分呈正相关。结论职业噪声暴露人群在听力出现异常前已经出现了脑功能改变和临床症状;随着噪声暴露时间的增加,脑网络功能改变更加明显;职业噪声暴露人群焦虑与脑网络FC的变化有一定相关性;基于fNIRS的额叶脑网络研究可为职业噪声暴露人群全脑网络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职业噪声人群的非听觉扩大预防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职业噪声暴露;健听;脑网络;功能连通性   
      57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56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综述

    • 司文静,李博,马小卫
      2024, 22(3): 270-274.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11
      摘要:公共交通噪声是指交通工具运行时产生的妨害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声音。分为机动车噪声、飞机噪声、火车噪声等。一般指机动车辆在城市内交通干线上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因公共交通造成的听力损失不容小觑。造成听力损失的公共交通来源广泛,如公交车、地铁等,听力损失的占比也有初步统计,目前探究的可能影响因素有工龄和身体的健康情况等,可能的机制有声波对内耳机械刺激以及氧化应激等。听力损失的防治也主要是通过管理和保护措施来控制噪声源、切断噪声传播途径和加强个人防护等。本文就近年来公共交通驾驶员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特点、机制、防治等进行综述。以期对公共交通驾驶员噪声性听力损失的深入研究及减少我国因公共交通造成的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有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交通驾驶员;噪声性听力损失;影响因素及机制;防治   
      27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47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刘婷婷,肖永涛
      2024, 22(3): 275-279.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12
      摘要:特殊需要儿童多伴有执行功能障碍,执行功能障碍会对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产生不利影响。早期诊断和干预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从特殊需要儿童的个性化差异特点出发,在广泛查阅、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听障这3类研究较多的特殊需要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和临床实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殊需要儿童;执行功能;研究进展   
      2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50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刘天翊,刘畅,银力
      2024, 22(3): 280-283.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13
      摘要: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以社交沟通障碍及重复、受限的行为模式为主要特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其患病率可能与听力损失存在相关性。近年来,人工耳蜗被广泛应用于患有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人群。对于合并孤独症的听力损失患儿,人工耳蜗除了能帮助其重建听觉感知外,对语言习得、社会沟通乃至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也具有潜在效益;孤独症合并听力损失患儿的人工耳蜗植入后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故难以预测。本文旨在从多角度对人工耳蜗在孤独症合并听力损失患儿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人工耳蜗植入   
      26
      |
      5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69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亓贝尔,董瑞娟,李海云
      2024, 22(3): 284-289.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14
      摘要: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是人工耳蜗使用者面临的一个难题,目前已提出了多种技术方法用于改善这一问题。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技术是其中之一,旨在通过改进人工耳蜗前端信号采集系统性能,提高信噪比提升人工耳蜗使用者噪声下的言语识别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麦克风阵列与语言增强技术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展望,以期为深入探索技术创新对改善人工耳蜗使用者噪声下言语可懂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波束形成;人工耳蜗   
      18
      |
      8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83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康复教育

    • 刘亚珍,刘烨松,仇顺锋
      2024, 22(3): 290-293.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15
      摘要:目的分析音乐疗法对老年性聋患者负面情绪、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3月我院接纳的老年性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言语识别能力训练)与音乐组(40例,言语识别能力训练+音乐疗法),训练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听觉功能、负面情绪、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训练后音乐组平均听阈、老年听力障碍筛查量表(hearing handicap inventory for the elderly-screening,HHIE-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音乐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音乐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音乐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各维度评分(物质、社会、躯体、心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性聋患者采用音乐疗法可显著改善言语识别能力,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音乐疗法;言语识别能力;负面情绪;生活质量;认知功能   
      22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36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林青,方婧靓,邱晓蕾
      2024, 22(3): 294-297.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16
      摘要:目的调查0~6岁听障儿童家庭干预现状及需求,为推动我国听障儿童家庭干预向高质量发展提供策略。方法以105名学前听障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学龄前听障儿童早期干预家庭需求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听障儿童家长对早期家庭干预需求呈较强烈状态,听障儿童家长对信息需求、专业需求、经济需求、服务需求、精神需求5个维度下的早期家庭需求有所差异。结论学前听障儿童家长对早期家庭干预的需求较高。  
      关键词:听力障碍;学龄前儿童;干预需求   
      15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36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史泱,尹梦雅,曲春燕
      2024, 22(3): 298-302.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17
      摘要:目的比较学龄前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塞音清晰度,分析不同送气方式下听障儿童不同发音部位塞音的发音难度,探讨影响其清晰度的原因,为送气塞音康复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5岁听障儿童104名和健听儿童36名,以《汉语构音能力测验词表》为测试材料,分析不同送气方式塞音的发音清晰度。结果①3~5岁健听儿童的塞音已习得(≥90%),各年龄段送气塞音的清晰度与不送气塞音相同,送气方式不同对各年龄段塞音清晰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②3~5岁听障儿童的塞音均未习得(<90%),送气塞音的清晰度小于不送气塞音,两者的清晰度有显著差异(P=0.010≤0.01);③3~5岁各个年龄段无论送气与否,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的发音清晰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④是否送气不影响听障儿童对舌根音声母的习得。结论听障儿童对发音位置靠前的送气塞音习得更加困难,训练时需加强听障儿童对送气的感知,提高送气塞音的清晰度。  
      关键词:听障儿童;构音障碍;塞音;送气方式;清晰度   
      15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36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张芳,张磊,宋彩凤,朱湘枝,李永勤,薛静
      2024, 22(3): 303-305.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18
      摘要:目的探讨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以家庭为中心的康复模式对2~3岁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development language disorder,DLD)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就诊的2~3岁DLD儿童32例,采用专业人员指导下由家长执行的家庭康复模式,评估儿童干预前、干预6个月和12个月后的语言能力变化情况。结果儿童语言能力随家庭康复进程显著提高(P<0.01),总体语言能力及各分项语言能力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结论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干预模式可显著提升2~3岁DLD儿童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发育性语言障碍;家庭康复;儿童   
      17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36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张文艳,丁忠冰,张红晓,何文杰,徐丁
      2024, 22(3): 306-309.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19
      摘要:目的探究视听语言智能康复技术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功能的影响,为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功能训练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语言训练,研究组在常规语言训练基础上联合使用视听语言智能康复技术,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两组的适应性能力、语言能力、个人社交能力,并采用ICF(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早期语言障碍评估与干预治疗仪对儿童词语、句子理解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适应性能力、语言能力、个人社交能力3大能区发育商以及词语理解、句子理解能力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适应性能力、语言能力、个人社交能力3大能区发育商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儿词语理解、句子理解能力得分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能力的改善,常规语言训练结合视听语言智能康复技术比单纯常规语言训练效果更好。  
      关键词:视听语言智能康复技术;语言发育迟缓;语言功能   
      15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54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崔影,王玉瑾
      2024, 22(3): 310-312.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20
      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市朝阳区听障儿童康复情况及融合教育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北京市朝阳区79名听障儿童康复情况及在园(学校)融合教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听障儿童的康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国家对家庭康复提供的支持不足,专业康复机构、设施和教师队伍不完善等问题。听障儿童的融合教育存在一定问题,包括对融合教育政策、家庭康复理念理解不够深入等。结论加强对听障儿童康复的支持和帮助,提升听障儿童的康复水平,同时加强融合教育的实施,促进听障儿童全面发展。  
      关键词:听障儿童;康复;融合教育   
      19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67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刘春艳,黄蔓鑫
      2024, 22(3): 313-316.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21
      摘要:目的探究治疗性游戏结合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AIT)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6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7)。观察组患儿采用治疗性游戏结合AIT,对照组患儿仅接受AIT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浓度变化。干预前后采用语言行为评估量表(verbal behavior assessment scale,Ver-BAS)、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diagnostic scale,GESELL)和简易口部运动量表分别评估患儿的语言功能、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及口部运动能力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Ver-BAS量表3个因子(交流性语言、接受性语言、描述性语言)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ESELL量表精细动作、粗大运动、适应行为、语言、个人社交DQ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口部运动功能舌运动、下颌运动及唇运动功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清BDNF、NGF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性游戏结合AIT对于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具有显著促进语言治疗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发育迟缓;治疗性游戏;听觉统合训练;语言功能;神经因子   
      14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74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赖淑芳,邱思财
      2024, 22(3): 317-320.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22
      摘要:目的验证嵌入式教学在学前听障儿童融合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以期为听障儿童融合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2015年~2022年在我园接受融合教育的55名学前听障儿童实施嵌入式教学,研究周期选取接受融合教育最初4个月,并在嵌入式教学实施前后,对样本教学效果、听觉言语能力、词汇发展水平及构音清晰度方面进行评估。结果嵌入式教学实施后听障儿童的教学效果、听觉行为分级、言语可懂度分级、词汇发展水平及构音语音清晰度分别为66.17%±6.57%、6.18±0.43、4.02±0.49、48.68±2.58和67.11%±6.56%,均显著高于教学实施前的水平(P<0.05)。结论嵌入式教学的实施有利于提升融合班教学效果,能够促进听障儿童听觉言语能力的发展,提高其课堂教学参与度和人际互动能力,进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关键词:嵌入式教学;融合教育;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   
      19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76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 韩春香,毛春燕
      2024, 22(3): 321-323.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23
      摘要:目的探讨多感官语言康复训练联合绘本阅读对语言障碍儿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语言障碍患儿6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语言康复训练,干预组给予多感官语言康复训练联合绘本阅读,比较两组患儿语言发育水平及言语清晰度。结果两组干预后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GDS)评分显著提高(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组(85.29%)言语清晰度较对照组(61.76%)更高(P<0.05)。结论多感官语言康复训练联合绘本阅读应用于语言障碍儿童,能够促进语言发育,提高言语清晰度。  
      关键词:语言障碍;多感官语言康复训练;绘本   
      23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84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继续教育

    • 夏雨奇,刘玉和
      2024, 22(3): 324-328.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24
      摘要:人工耳蜗植入不仅改善了患者的听力,也影响了患者的认知功能。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认知评估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并指导调整康复计划。本文介绍了认知功能评估的发展历史,结合听力损失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进一步介绍了人工耳蜗植入后的认知发育及评估方法的应用。认知功能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神经心理学、神经生理学及神经影像学。  
      关键词:人工耳蜗,认知功能;认知评估   
      13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83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孤独症康复

    • 贾成浩,蔡赵娜,黄浩宇,刘芷妍,王子尧
      2024, 22(3): 329-332.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3.025
      摘要:目的初步探究数字化干预技术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领域的可用性、可接受性及效果。方法抽取888名6~12岁ASD儿童在家庭环境中使用认知能力评估与康复产品进行3~5个月干预训练。分析ASD儿童使用数字化认知干预的行为模式、流失情况,以及在数字化干预中能力进阶、习得技能、完成干预计划比率等。结果所有年龄段ASD儿童均可使用认知能力评估与康复产品进行训练;3个月内,认知能力评估与康复产品的用户流失率为9%;通过数字化干预,ASD儿童系统能力提升2阶,习得34.5个认知技能,完成41.62%的干预计划。结论认知能力评估与康复产品可为不同年龄ASD儿童提供持续治疗。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康复;数字化干预;应用行为分析;认知训练   
      18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21369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3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