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梳理和分析听障群体阅读能力研究的现状和热点,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采用Citespace,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最终纳入1117篇文献,对纳入文献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①关于听障群体阅读能力相关文献数量较少,年载文量整体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作者及机构之间合作较少;②研究热点主题包括阅读能力的相关因素、基于阅读技能的神经科学证据、阅读干预策略3方面;③从音系学视角探讨听障群体阅读影响机制研究是主要研究趋势。结论听障群体阅读研究需要多学科、多作者、多机构的合作研究,开展听障群体阅读影响机制的本土研究,以推动听障儿童听力言语早期干预实践。
摘要:目的分析平均听阈正常(PTA≤25 dB HL)的单侧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听力学特征,为听神经瘤早期筛查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平均听阈正常的单侧听神经瘤患者32例(32耳)作为试验组,选取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平均听阈正常的耳鸣患者20例(32耳)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在符合国家标准的隔声室行纯音测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及听力学特征。结果单纯耳鸣、耳鸣伴反复发作且可治愈的突发性听力下降为平均听阈正常听神经瘤患者常见的首发症状,占50.00%,多见于30~40岁人群。试验组听性脑干反应异常率为75.00%(24/32),畸变产物耳声反射异常率为78.12%(25/32),患耳的同侧镫骨肌声反射和健耳的交叉声反射异常率分别为28.13%、56.25%,健耳的同侧镫骨肌声反射和患耳的交叉声反射异常率分别为6.25%、62.50%。通过对比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听力学特征,两组听性脑干反应的波Ⅲ、波Ⅴ潜伏期、波Ⅰ-波Ⅲ波间期、波Ⅰ-波Ⅴ波间期,患耳的交叉声反射和健耳的交叉声反射(0.5、1、2、4 kHz)、患耳的同侧声反射(2 kHz),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畸变产物耳声反射异常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听性脑干反应及镫骨肌声反射检测有助于听神经瘤早期诊断,DPOAE是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差的检测指标。对门诊平均听阈正常的单侧耳鸣,或伴有反复发作的、可治愈的突发性听力下降患者,建议联合应用听性脑干反应、镫骨肌声反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综合评估,为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分析音乐疗法对老年性聋患者负面情绪、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3月我院接纳的老年性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言语识别能力训练)与音乐组(40例,言语识别能力训练+音乐疗法),训练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听觉功能、负面情绪、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训练后音乐组平均听阈、老年听力障碍筛查量表(hearing handicap inventory for the elderly-screening,HHIE-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音乐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音乐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音乐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各维度评分(物质、社会、躯体、心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性聋患者采用音乐疗法可显著改善言语识别能力,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以家庭为中心的康复模式对2~3岁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development language disorder,DLD)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就诊的2~3岁DLD儿童32例,采用专业人员指导下由家长执行的家庭康复模式,评估儿童干预前、干预6个月和12个月后的语言能力变化情况。结果儿童语言能力随家庭康复进程显著提高(P<0.01),总体语言能力及各分项语言能力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结论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干预模式可显著提升2~3岁DLD儿童的语言能力。
摘要:目的探究视听语言智能康复技术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功能的影响,为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功能训练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语言训练,研究组在常规语言训练基础上联合使用视听语言智能康复技术,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两组的适应性能力、语言能力、个人社交能力,并采用ICF(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早期语言障碍评估与干预治疗仪对儿童词语、句子理解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适应性能力、语言能力、个人社交能力3大能区发育商以及词语理解、句子理解能力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适应性能力、语言能力、个人社交能力3大能区发育商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儿词语理解、句子理解能力得分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能力的改善,常规语言训练结合视听语言智能康复技术比单纯常规语言训练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