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4 22 1

      专家笔谈

    • 冀飞,钟波
      2024, 22(1): 1-4.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01
      摘要:听力学工作的标准化要求日益提高。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听力学检测和干预方法、测听设备、测听环境、听力干预设备、职业听力损伤和听力防护等方面的标准化现状,介绍我国听力学标准化面临的任务和需求。  
      关键词:听力学;听力服务;标准化;标准;校准   
      55
      |
      5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42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 刘恒鑫,张显达
      2024, 22(1): 5-7.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01
      摘要:本文以言语链为核心,概述言语链的概念。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 (11th ed.),ICD-11]相对接,将发育性言语或语言障碍分为发育性语音障碍、发育性言语流畅障碍和发育性语言障碍3类。介绍了言语链以外的社会认知因素,多角度切入探索儿童言语-语言障碍的病理和干预疗效,希望言语语言治疗可以向更具协作性、技术集成和个性化医疗照护服务发展。  
      关键词:言语链;言语障碍;言语流利性障碍;语言障碍   
      54
      |
      18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55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听力检测常模建立及技术标准化

    • 韩玉,聂雷,钟波,王文斌,徐磊,艾毓
      2024, 22(1): 8-10.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03
      摘要:目的完成山东省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儿童听力障碍诊治机构的质量控制工作,加强筛查和诊断设备的计量溯源性。方法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山东省耳鼻喉医院,联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制定了全省范围内的听力筛查与儿童诊治机构听力设备校准方案。省质控中心初步汇总需校准设备,制定行程,国家计量院分赴各市质控中心实地校准。对调查问卷和校准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共校准191家机构,449台听力设备,其中131台(29.2%)设备有3年内校准记录,其余318台(70.8%)设备校准周期超过3年。54台(11.9%)设备不能校准。结论此次调查为国内首次对全省相关听力设备进行校准,不仅为山东省后续的设备质控工作积累了成功经验,也为其它省的类似工作提供了范例。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听力设备;质量控制;校准   
      24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44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 吴倩,冀飞
      2024, 22(1): 11-15.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04
      摘要:远程医疗是指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提供医疗保健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远程医疗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远程测听技术是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提供测听服务,具有便捷性、高效性、低成本、自动化等优势,可为资源不足的地区提供测听服务,降低测听成本,提高筛查效率,为大规模大范围的听力服务提供可能。但远程测听仍存在许多局限性,可能影响测听结果的准确性和普及性。本文回顾远程测听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探讨其优势与局限性,为远程测听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远程听力学;纯音测听;听力损失   
      29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54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 盛丹丹,郭振平,卢曼林,伊海金,李欣,许嘉,陈雯婧,高娟娟,刘思思,梁思超
      2024, 22(1): 16-19.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05
      摘要:目的探讨正常人使用不同刺激声诱发咬肌前庭肌源诱发性电位(masseter vestibular myogenic evoked potentials,mVEMP)的差异。方法选取听力正常的健康受试者31人,分别使用500、1000 Hz短纯音、短声作为刺激声进行咬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测试,记录P11、P21波潜伏期、P11-N21波间期、P11-N21振幅值,计算潜伏期对称性系数、左右侧振幅比、左右侧振幅不对称比。结果不同刺激声诱发的P11波、N21波潜伏期、P11-N21波间期和P11-N21振幅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伏期对称性系数、振幅比和振幅不对称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500 Hz短纯音作为刺激声对听力正常的健康人诱发mVEMP,获得振幅更高,波形更易辨认,对振幅比、振幅不对称比结果无影响。  
      关键词:咬肌;前庭肌源诱发性电位;短纯音   
      19
      |
      9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55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 丁海娜,谢林怡,熊芬,兰兰,史伟,赵明慧,冀飞
      2024, 22(1): 20-22.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06
      摘要:目的研究在声场测试中,头戴式耳机和插入式耳机对不同频率声音的衰减作用。方法选取40名健听人,在声场条件下测试双耳裸耳听阈及双耳分别佩戴头戴式和插入式耳机双耳听阈,耳机均不给声。比较在声场条件下不同类型耳机对不同频率声音的衰减作用。结果头戴式耳机在0.25~8 kHz每倍频程的声音衰减值分别为6.13±2.40 dB HL、7.00±3.36 dB HL、12.50±3.92 dB HL、18.75±5.03 dB HL、28.25±6.56 dB HL、17.50±5.99 dB HL;插入式耳机在0.25~8 kHz每倍频程的声音衰减值分别为16.88±5.27 dB HL、18.13±5.27 dB HL、22.38±4.08 dB HL、31.25±4.49 dB HL、36.13±5.49 dB HL、35.50±6.68 dB HL。结论两种不同类型耳机对不同频率声音的衰减均有显著效果,对声音的衰减值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加,在1~8 kHz范围内效果更显著,插入式耳机的衰减效果明显优于头戴式耳机。  
      关键词:声场测试;单侧聋;声音衰减;掩蔽   
      10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75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儿童言语语言障碍治疗

    • 张显达,郝燕,赵冬梅,李燕
      2024, 22(1): 23-26.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07
      摘要:目的开发并验证儿童词汇评估量表。方法通过便利抽样,在武汉、济南等地幼儿园中抽取906名2岁6个月~6岁5个月儿童,使用《儿童汉语语言发育评估量表-词汇篇》进行测试。同时,对101名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进行测试,对该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结果除词汇理解题,其他题目均显示统计学意义。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词汇理解和表达各有4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分别为54%和45%。量表包含20个词汇理解题和25个词汇表达题,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及折半信度良好。结论该词汇分量表信效度良好,适用于评估中国学龄前儿童的词汇发展水平,可为儿童发育性语言障碍的诊断和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语言发展;词汇评估;信效度   
      25
      |
      1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37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 王丽雪,张显达
      2024, 22(1): 27-30.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08
      摘要:目的发展兼顾语言能力提升和学校转衔的团体治疗架构。方法从学校的需求调整医疗单位惯用的儿童语言障碍干预方法,根据早期干预和团体课治疗追踪数据,聚焦个案入学后的表现和多方反馈,循环修正早期干预的团体课执行模式。结果建立一套完整的团体课分级标准、分级治疗目标、方法和互动技巧。结论早期干预团体治疗模式经过实践取得良好成效,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团体治疗;儿童语言障碍;早期干预   
      15
      |
      6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36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 钟玉梅,张显达
      2024, 22(1): 31-33.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09
      摘要:切合法是基于汉语一字一音和音节高度规律性的治疗方法。在语音障碍干预过程中,切合法利用儿童已掌握的语音或音节,通过音节分切与重组,示范目标音的产生过程,使用其他辅助音消除音系历程和学习新语音,能顺畅而有效地达成语音发音错误矫治的目标。本文分析汉语音系特征和主要分切及组合技巧、临床常见的音系历程、切合法配合应用的治疗法,并分享临床个案,以说明不同切合的细节及应用时机。  
      关键词:语音障碍;切合法;音系历程   
      10
      |
      5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37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 陆惠萍,陈玉函,蔡宜庭
      2024, 22(1): 34-37.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10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访谈、声学评估及尝试性刺激治疗手法,从量化和质性角度探讨1位青春期假声个案的临床嗓音治疗介入成效。方法嗓音治疗介入包含嗓音评估、嗓音治疗及追踪各1次,为期3周。首次评估后给予个案尝试性刺激治疗手法降低音高,辅以视觉及听觉反馈方式,强化个案对喉部的控制能力。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嗓音听知觉评估、声学评估及问卷评估。结果个案接受评估治疗后,嗓音快速恢复至正常音高,因嗓音异常导致的心理压力也明显缓解。结论嗓音治疗能快速、有效地矫治青春期假声,帮助个案摆脱嗓音异常带来的心理阴影,重拾正常人际关系互动。  
      关键词:青春期假声;变声性假声;功能性嗓音障碍;嗓音促进治疗法;嗓音障碍指数   
      7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47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 张敏敏,禹梦圆,李庆庆,刘杨多哈,段海凤,刘恒鑫
      2024, 22(1): 38-41.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11
      摘要:在语音障碍中,功能性构音障碍和音系障碍十分常见。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目前常用的语音训练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基于音节理论的言语治疗中的音节干预模式,并详述了音节理论的基础、内容和干预原则。在临床语音干预过程中,治疗师应以沟通为目的,在制订干预策略时特别关注汉语母语者的康复训练。音节干预模式是一种解决构音障碍和音系障碍等相关问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语音障碍;音节干预模式;运用原则   
      15
      |
      7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55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 杨伟,刘恒鑫,陈邦绮,尹光恒,巴甫仁,葛明
      2024, 22(1): 42-45.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12
      摘要:小脑性缄默综合征(cerebellar mutism syndrome,CMS)是儿童后颅窝肿瘤切除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约8%~40%。主要特征包括一过性言语语言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言语障碍通常在术后当天或数天内出现,大多在术后3个月内逐渐恢复。一些患儿可能会经历较长时间的言语问题。CMS的言语语言障碍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完全缄默、语言退化、声音响度降低和构音障碍等。CMS的病程复杂,患者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类型语言障碍。发病机制假说包括小脑-大脑环路损害假说,吉兰-莫拉雷三角环路损伤、小脑蚓部损伤、术后水肿假说等。目前对CMS的言语语言障碍类型机制的研究不足,值得更多的关注。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制定专业的言语语言评估工具,建立CMS的预后模型,以便更好地了解CMS及其言语语言障碍,提高诊断和治疗的精准性。  
      关键词:小脑性缄默综合征;言语语言障碍;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28
      |
      4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49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临床研究

    • 刘洁恒,刘锦光,刘蓬,林文智,张海欣,陈艳芳
      2024, 22(1): 46-50.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13
      摘要:目的探讨以自评方式填写中文版耳鸣残疾量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 THI-C)的可靠性及临床实用性。方法对以耳鸣为第一主诉的180例患者分别采用患者自评及医评两种方式收集初诊THI-C资料,并以自评方式收集复诊患者的THI-C资料,统计自评及医评THI-C完成率,比较两者得分差异,计算自评与医评的符合率及耗时差异。结果初诊THI-C医评完成率为98.33%,自评完成率为43.89%,自评与医评符合率为16.38%,自评分(48.71±26.75)显著高于医评分(41.11±21.69,P<0.01),自评耗时(3.93±2.44分钟)明显低于医评耗时(7.67±1.81分钟,P<0.01)。复诊中,2诊至5诊THI-C完成率分别为49.4%、51.2%、43.5%、46.7%,平均耗时分别为3.44±1.76、2.97±1.62、2.88±1.48、2.42±1.44分钟。结论以自评方式填写THI-C评估耳鸣严重程度可靠性较低,临床实用性有限。  
      关键词:中文版耳鸣残疾量表;自评;医评;可靠性;临床实用性   
      16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45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 党梓怡,翟丽红,王蒙,金占国
      2024, 22(1): 51-53.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14
      摘要:目的根据飞行人员指令性言语词库,编制一组具有粗放音位平衡特征的5张单音节词表,对该词表的等价性进行分析,挑选出难度一致的词表应用于临床,并制定基于此测试材料的健听飞行人员言语识别率—强度函数曲线(performance-intensity function,P-I),完善飞行人员的言语测听体系。方法根据常用原则,依据普通话语音声、韵、调的三维平衡,从飞行人员指令性词库中选择250个单音节词进行录音,组成5张词表(每张50字)。选择30名健听男性飞行人员对该词表进行等价性试验,在0、5、10、15、20、25 dB HL 6个强度下对每张词表进行测试,测试声强从低到高,测试词表顺序不一,记录每张词表在各强度级的正确率。使用 SPSS 26.0对测试结果分析。结果5张单音节词表相互等价性较好(P=0.111);在不同测试强度下言语识别率有显著差异(P<0.001)。P-I曲线平均斜率为5.62%/dB;当识别率为50%时,给声强度平均值为8.92±0.21 dB HL,斜率为5.25%/dB,为曲线中最陡峭部分;识别率20%~80%线性区域平均斜率为4.39%/dB。结论具有粗放音位平衡特征的飞行人员指令性单音节言语词表具有较好的等价性。建立了健听飞行人员的言语识别率-强度函数曲线,可用于测试言语识别能力。  
      关键词:言语测听;单音节词;等价性;飞行人员   
      8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59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 蔡爱军,张社江,王团,马喆,逯鹏
      2024, 22(1): 54-57.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15
      摘要:目的分析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接诊的80例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将40例非对称性听力损失患儿纳入对照组,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将40例对称性听力损失患儿纳入观察组,行双侧人工耳蜗植入;分析两组开机前和干预6、12、36个月后的听觉行为分级(CAP)、言语可懂度分级(SIR),并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双侧人工耳蜗植入后影响CAP、SIR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2、36个月CAP、SI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3岁、术前未使用助听器、植入时间<1年、内耳畸形是影响双侧人工耳蜗植入儿童CAP、SIR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是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听觉补偿的有效手段,年龄、植入时间、内耳畸形等因素可能影响患儿的听觉、言语功能康复,尽早为患儿植入双侧人工耳蜗,加强相关干预,才能有效促使患儿听觉言语功能康复。  
      关键词:双侧感音神经性聋;极重度;人工耳蜗植入;听觉能力;言语功能   
      13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71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 巩丰媛,党梓怡,黄凤月,张莉莉,刘军,金占国
      2024, 22(1): 58-60.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16
      摘要:目的探究噪声接触时长对听觉功能的影响,分析不同工龄航空机务人员的高频听力变化,明确噪声性听力损失的演变状况。方法依据工龄时间将187例男性航空机务人员分为0~5年(97例)、6~10年(43例)、>10年(47例) 3组,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分析各组单耳高频、双耳高频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生率、高频平均听阈及听力损失演变情况。结果0~5年工龄组听力损失者26例,高频平均听阈为15.99±11.42 dB,单耳高频听力损失者12例,双耳高频听力损失者14例。6~10年工龄组听力损失者12例,高频平均听阈为 15.90±10.89 dB,单耳高频听力损失者7例,双耳高频听力损失者5例。>10年工龄组听力损失者16例,高频平均听阈为20.56±12.61 dB,单耳高频听力损失者5例,双耳高频听力损失者11例。结论航空机务人员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并未随工作时间延长而增加,高频气导平均听阈与工作时间呈显著相关性,发病多以单耳6 kHz开始,逐渐向其他高频扩展,随着噪声接触延长而发展为双耳噪声性聋且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程度逐渐加重。  
      关键词:航空机务人员;听觉功能;纯音测听;噪声性聋   
      17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79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 侯小娟,吴梅,刘静,张伦,丁伟
      2024, 22(1): 61-64.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17
      摘要:目的探讨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在不同年龄段健听人群中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将60例健康志愿者分为儿童组和成人组,利用丹麦WDH集团的Eclipse客观听觉测试平台分别进行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测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中左侧和右侧间P1、Nl潜伏期、P1-N1波间期、振幅、不对称比均无显著差异;两组中男性和女性间P1、Nl潜伏期、P1-N1波间期、振幅、不对称比均无显著差异;儿童组中P1正常值范围为13.97±1.46 ms,N1正常值范围为21.82±1.85 ms,振幅正常范围为100.71±91.17 μV,波间期正常范围为7.85±1.12 ms;成人组中P1正常值范围为16.11±2.23 ms,N1正常值范围为24.66±2.35 ms,振幅正常范围为61.26±27.74 μV,波间期正常范围为8.58±1.48 ms;两组之间P1、Nl潜伏期、P1-N1波间期、振幅均有显著差异(P<0.05),不对称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波形及参数与侧别、性别无相关性,潜伏期、波间期随年龄增长而延长,振幅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小。  
      关键词: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7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79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综述

    • 张宗云,张丽萍
      2024, 22(1): 65-70.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18
      摘要:听配能(listening effort)是认知听力学的研究热点,也是听力康复的重要概念。助听技术的应用是听力康复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对助听技术进行效果验证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将目光转向其对听配能的影响。本文从助听放大、降噪、方向性麦克风、远程麦克风附件等方面综述相关研究。  
      关键词:助听技术;听配能;降噪;方向性麦克风;远程麦克风   
      19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39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 周胃雯
      2024, 22(1): 71-73.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19
      摘要:本文综述了语音知觉训练在听力语言康复中的作用相关研究,给出了优化听力语言康复中语音知觉训练的建议,即加强语音知觉训练研究、优化语音知觉训练设计、促进语音知觉训练推广,对于提高听力语言康复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语音知觉训练;听力康复;语言康复;个性化训练   
      13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65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 吴滨燕,康晓茜,KIM HaKyung,郑钦
      2024, 22(1): 74-78.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20
      摘要:全喉切除术是治疗晚期喉癌的主要策略,该手术会改变患者生活,对嗓音产生深远影响。术后患者不可避免会失去喉这一发声器官,从而导致失声。目前,针对无喉患者的发声重建从以下3种方式进行,食管言语、气管食道言语和电子喉言语。嗓音评估一般采用感知声音量表、自评量表或问卷以及声学仪器测量。本文针对全喉切除术后嗓音评估进行追溯与总结,关注目前主流的评估方式,探究全喉切除术后的嗓音质量。  
      关键词:全喉切除术;嗓音质量;嗓音主客观评估   
      9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80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康复教育

    • 李晓静,夏余芝,郁梦梦,杨见明
      2024, 22(1): 79-81.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21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言语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3月在本院行人工耳蜗植入的84例语前聋儿童为调查对象,术后1、3、6个月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FES-CV)评估患儿家庭环境;采用听觉能力分级标准(CAP)及言语可懂度分级评估标准(SIR)评估患儿术后听觉言语能力,检验FES-CV各维度与CAP、SIR的相关性。结果语前聋儿童在人工耳蜗植入后6个月CAP、SIR评分显著提升;植入后1、3、6个月家庭环境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知识性及娱乐性维度与CAP、SIR评分呈正相关,矛盾性与之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可通过制订以家庭为单位的康复训练计划,调动儿童术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提升言语康复效果。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语前聋;家庭环境;康复训练;言语能力   
      9
      |
      4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65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 杨欢,齐国荣,顾彦博,韩秋宏
      2024, 22(1): 82-86.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22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阅读和语音加工训练对听障儿童阅读能力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某校随机选择听障儿童157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52例)、B(54例)、C(51例)3组。其中A组采用早期阅读干预、B组采用语音加工训练,C组采用早期阅读、语音加工训练联合干预。持续干预6个月后,对比各组儿童的阅读能力。结果干预6个月后,3组儿童的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PPVT)得分、图片再认/排序得分均升高,且C组显著高于A、B组(P<0.05)。儿童阅读相关技能得分对比显示,干预6个月后,3组儿童字母/数字快速命名得分均降低,拼音拼读、汉字读认标准性得分均升高,C组字母/数字快速命名得分显著低于A、B组(P<0.05),拼音拼读、汉字读认标准性得分均显著高于A、B组(P<0.05)。干预6个月后,3组听觉行为分级(CAP)、言语可懂度分级(SIR)对比,C组显著高于A、B组(P<0.05)。结论早期阅读和语音加工训练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听障儿童的阅读能力,两种方式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关键词:听障儿童;阅读能力;早期阅读;语音加工训练   
      4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63831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 朱云,韩鹏,张少强,邵渊,邢娟丽,巩晓宏
      2024, 22(1): 87-90.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23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构音训练的语言康复训练对听障儿童听觉言语能力及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伴口腔共鸣障碍语前聋听障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39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基于发音器官运动功能矫正训练。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口腔共鸣参数,采用《听障儿童听觉及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及Gesell儿童发育量表对患儿听觉言语能力及智力发育情况进行评估。结果①两组患儿干预后I波、III波、V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观察组I波、III波、V波潜伏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患儿干预后共振峰/a/F1、/i/F2值显著升高,/u/F2值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a/F1、/i/F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F2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儿干预前听觉能力、言语能力及Gesell量表语言行为、适应行为等维度得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构音训练的语言康复训练可改善听障儿童口腔共鸣障碍,提高听觉言语能力及智力发育。  
      关键词:构音训练;听障儿童;口腔共鸣障碍;听觉言语能力;智力发育   
      11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84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 陈燕红,智敏,王汐,官鑫
      2024, 22(1): 91-94.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24
      摘要:目的对1例顽固性声嘶患儿进行嗓音训练,探究训练方法的有效性。方法患儿7岁,女性,主诉声音嘶哑4年,曾在外院多次药物治疗及声休均无效,诊断为声带小结,肌紧张性发声障碍,训练内容包括嗓音卫生、放松练习、呼吸练习、共鸣训练、半封闭声道训练等。结果干预8周后,患儿声门挤压改善,听感知评估由重度转为轻度,基频从治疗前191.06 Hz提升至治疗后229.41 Hz;基频微扰(jitter)治疗前2.24%降至治疗后0.24%;振幅微扰(shimmer)治疗前12.12%降至治疗后8.2%,治疗前S/Z比值2.04降至治疗后1.02。Jitter和Shimmer较训练前降低,提示声带的不规律性振动减少;S/Z比值降低提示患儿发声效率提高。结论嗓音训练是目前治疗儿童发声困难的首选方式,对于声音滥用、误用引起声音嘶哑等症状的儿童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声带小结;嗓音卫生;嗓音训练;儿童   
      7
      |
      8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87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病例报道

    • 洪梦迪,冀飞,王倩,陈艾婷,李佳楠
      2024, 22(1): 95-98.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25
      摘要:目的通过人工耳蜗调机改善序贯植入双侧人工耳蜗患者的听觉感受,实现双侧听觉的对称和匹配,改善人工耳蜗言语分辨能力。方法利用人工耳蜗调机硬件、软件测量患者双侧人工耳蜗所需各电刺激参数,根据双侧人工耳蜗响度、音色等设置两侧的平衡及对称匹配;通过声场助听听阈测试、言语测听和主观量表评估量化人工耳蜗疗效;辅导患者使用听觉辅助无线调频系统改善在噪声环境下的信噪比,评估不同信噪比噪声下语句测试改善效果。结果①双侧对称匹配调机后,双侧助听听阈为20~30 dHL,左侧言语识别率分别为单音节词得分46.7%,双音节词得分63%,安静下语句得分74%,+10 dB信噪比噪声下语句得分32%。右侧言语识别率分别为单音节词得分66%,双音节词得分60%,安静下语句得分45%,+10 dB信噪比噪声下语句得分45%。双侧人工耳蜗使用1年调机后言语识别率分别为单音节词得分76%,双音节词得分75%,安静下语句得分96%,+10 dB信噪比噪声下语句得分34%。②使用无线调频系统辅助下人工耳蜗言语测试语句识别率分别为+10 dB信噪比52%,+5 dB信噪比64%,0 dB信噪比30%,-5 dB信噪比34%,-10 dB信噪比18%。结论对重度以上听障患者,序贯双侧植入效果优于单侧植入;人工耳蜗术后调机影响人工耳蜗的效果;人工耳蜗患者在复杂情况下言语分辨困难时应使用辅助设备。  
      关键词:人工耳蜗;双侧植入;序贯植入;无线调频系统   
      8
      |
      4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65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 周虹,段宏,高建军,郭刚
      2024, 22(1): 99-102.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26
      摘要:努南综合征(Noonan syndrome,N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特征上可有多系统损害,如独特的面部畸形、先天性心脏缺陷、身材矮小、隐睾、淋巴畸形、出血性疾病和骨骼畸形等,部分患者有听力障碍。临床上已有报道Noonan综合征是感音神经性聋的罕见病因。本文描述了1名双侧严重听力损失的Noonan综合征患者,成功行双侧人工耳蜗植入。2019年该患儿因神经性耳聋、特殊面容及生长发育问题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到PTPN11 基因存在c.417G>C致病性变异,确诊为Noonan综合征1型。本研究的成功实施,有助于进一步明确NSPTPN11致病基因,为家族成员的遗传咨询及未来的优生优育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Noonan综合征;感音神经性聋;PTPN11 基因;人工耳蜗植入   
      6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65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孤独症康复

    • 蔡赵娜,刘李燕,李佳笑
      2024, 22(1): 103-106.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27
      摘要:目的了解孤独症(ASD)儿童家长使用数字化认知康复训练干预工具的体验及需求。方法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17名ASD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分析总结其完成6周数字化认知康复训练后的体验及需求。结果被试访谈结果中归纳为5个主题,分别为个性化不足,需要更强的个性化设置;人机交互不流畅,需要更好的产品性能;康复计划推送逻辑不清,需要更明晰的推送计划;康复维度单一,需要多领域康复内容;家长支持不足,希望得到更多指导。结论数字化干预工具的设计和开发要注重个性化设置、产品性能及训练内容的清晰性和丰富性,同时注重家长支持功能,以提升家长和儿童数字化干预过程的体验感。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数字干预;认知训练;质性研究   
      8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37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人工耳蜗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与应用

    • 赵超越,高搏,戴朴
      2024, 22(1): 107-110.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1.028
      摘要:人工耳蜗植入(CI)手术已成为重度-极重度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听力言语康复的重要手段。老年人群常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而无法耐受全麻操作,本研究旨在通过1例局麻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实施、残余听力的保留,探索局部麻醉在老年性听力损失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局部麻醉;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老年性听力损失   
      14
      |
      1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749580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