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4 22 5

      专家笔谈

    • 陈雪清
      2024, 22(5): 449-454.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01
      摘要:听障儿童听觉言语能力评估主要包括助听听阈、真耳分析、言语测试和问卷评估等方法。将这4种方法综合起来能较为全面的反映儿童使用助听装置后听觉言语能力的发育情况。问卷评估是通过询问家长或监护人有关儿童相关能力方面的信息进而评估儿童听觉言语能力的评估方法。本文分别介绍了临床常用评估问卷的内容、评分标准及听力正常儿童的正常值。未来还应针对不同听障程度、使用不同助听装置及内耳畸形的听障儿童进行听觉言语能力发育规律的系列研究,用于听障儿童个体听力言语康复训练效果的对照和指导。  
      关键词: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听觉能力分级量表;言语可懂度分级量表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81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听障儿童听觉言语能力问卷评估

    • 尤妍颜,孟超,郭倩倩,孔颖,吕静,李玉玲,董瑞娟,亓贝尔,王硕,陈雪清
      2024, 22(5): 455-459.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02
      摘要:目的使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研究0~3岁听障婴幼儿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能力变化,总结其发育规律,探讨植入年龄对患儿人工耳蜗术后5年内听觉能力发育的影响,为康复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共有518例极重度语前聋婴幼儿参加人工耳蜗植入术后为期5年的追踪随访,人工耳蜗植入年龄9~36个月。根据植入年龄将患儿分3组:A组,植入年龄≤12个月(121例);B组,植入年龄13~24个月(277例);C组,植入年龄25~36个月(120例)。分别在术前及术后开机1、2、3、6、9、12、18、24、30、36、42、48、54、60个月由经过培训的听力学专业人员使用IT-MAIS量表对患儿术后的听觉能力、发音能力、察觉能力及理解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患儿IT-MAIS总分在术前和术后开机1、2、3、6、9、12、18、24、30个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机36、42、48、54、60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发音能力得分在术前和术后开机1、2、3、6、9、12、18个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机30、36、42、48、54、60个月之间得分无统计学意义;患儿的察觉能力得分在术前和术后开机1、2、3、6、9、12、18、24、30个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机后36、42、48、54、60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理解能力得分在术前和术后开机1、2、3、6、9、12、18、24、30个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机后36、42、48、54、60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和术后开机1、2、3、6、9、12、18、24个月时患儿的发音能力、觉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分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开机30、36、42、48、54、60个月时,3种能力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患儿的IT-MAIS总分在术前和术后开机1个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开机2个月以后各评估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障婴幼儿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能力随开机时间的延长逐步提高,开机30个月内听觉能力发育有显著增加。植入年龄对3岁以内人工耳蜗植入患儿的术后早期听觉发育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人工耳蜗;听觉能力发育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88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 张李芳,孟超,郭倩倩,孔颖,吕静,董瑞娟,李玉玲,亓贝尔,王硕,魏兴梅,陆思萌,薛书锦,高振橙,陈雪清,李永新
      2024, 22(5): 460-464.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03
      摘要:目的探讨0~3岁Mondini畸形患儿人工耳蜗(CI)术后5年听觉能力发展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共纳入235例36个月龄以内接受单侧CI手术患儿。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Mondini组(47例)和内耳结构正常的对照组(188例)。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使用听觉能力分级(CAP)量表评估受试者听觉能力。分别在CI术前及开机后1、2、3、6、9、12、18、24、30、36、42、48、54、60个月时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儿CAP得分在CI术前及开机1个月时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随访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开机42、48、54、60个月时,两组患儿CAP得分均接近7分。Mondini组患儿CAP得分术前与开机后1、2、3、6、9、12、18、24、30、36、42、48、54、60个月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开机1年内,开机1个月与3个月、2个月与3个月、3个月与9个月、6个月与9个月、9个月与18个月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开机1~3年,开12个月与24个月、18个月与24个月、24个月与36个月、30个月与42个月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开机3年后各随访时间点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I可有效改善Mondini畸形患儿的听觉能力,患儿在CI术后3年内听觉能力有显著提高。此外,Mondini畸形患儿在CI术后听觉能力的提高与内耳结构正常的患儿表现相似。  
      关键词:Mondini畸形;人工耳蜗植入;听觉能力分级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91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 刘潼,董瑞娟,吕静,孟超,郭倩倩,李玉玲,古鑫,孔颖,王硕
      2024, 22(5): 465-470.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04
      摘要:目的依据现有完善的语言评估方式,观察人工耳蜗植入患儿语言康复情况,研究早期植入人工耳蜗患儿语言习得能力及影响康复效果的因素。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158例语前聋患儿为研究对象,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平均17.6±8.8个月,应用汉语沟通发展量表(mandarin communicative development inventory,MCDI)研究开机时、开机后6、12、24、36个月的差异;按照植入年龄分为A组(0~18个月龄)、B组(19~36个月龄),根据内耳形态分为C组(内耳正常)、D组(内耳畸形),分析在植入人工耳蜗后开机时及开机后6、12个月患儿语言能力得分。结果患儿在康复后语言能力普遍有所提升,但提升速度存在差异。除句子与语句部分得分外,其余得分在开机时与开机后6个月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开机后24个或36个月接近满分。A、B组MCDI会说的词汇得分在开机后12个月无显著差异(P>0.05),C、D组在开机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开机前期,患儿语言能力增长较为迅速,18个月前植入与19~36个月植入人工耳蜗对患儿的语言发育能力在开机后12个月无显著差异,内耳畸形对患儿开机后的语言发育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语前聋;人工耳蜗;语言能力;汉语沟通发展量表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93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临床研究

    • 赵春蓉,杨森,石敏,税磊,杨宇,曹雷
      2024, 22(5): 471-474.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05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性聋患者的听力异常与认知功能是否具有相关性,为认知功能减退的听力学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纳入100名老年性聋患者,均进行纯音测听、言语识别能力评估后行简易精神智能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examination,MMSE)评估。结果本研究中,男性46例,女性5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1.20±6.86岁,60~69岁组MMSE得分27.64±2.57;70~79岁组26.56±2.14,≥80岁组23.1±2.12,3组之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每两组之间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轻度听力损失组MMSE得分28.50±2.38,中度听力损失组26.29±2.60,中重度听力损失组26.13±3.06,重度听力损失组27.17±2.59,极重度听力损失组26.25±2.55,各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言语识别能力组24.25±2.51,高言语识别能力组26.34±2.73。老年性聋患者言语识别能力越低,其MMSE得分越低,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年龄越大、听力损失程度越重以及言语识别能力越低下,老年性聋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容易受到影响。  
      关键词:老年性聋;听力损失程度;言语识别能力;认知功能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51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 杨洋,李炬,王晓力,宋戎,李志岳,腾白玉
      2024, 22(5): 475-478.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06
      摘要:目的评价中老年听障患者助听器初体验使用效果,探讨国产助听器的应用情况。方法招募86例中度至中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的50~80岁中老年人,参与助听器验配效果随机对照研究;交替配戴国产助听器与进口助听器。入组时采用纯音听阈测试、安静条件下的语句识别率等指标,比较两款助听器验配前后言语测试结果,使用助听器效果问卷评价两款助听器的助听效果。结果在验配国产助听器与进口助听器后,两款助听器均提升言语(语句)识别率,但两者呈显著差异(P=0.000)。对比两款助听器之间助听前后言语(语句)识别率差值,进口与国产助听器在助听语句识别效果有显著差异(P=0.000)。自评量表助听器效果问卷,两款助听器外观、音质有显著差异(P=0.000、P=0.008),而易操作性、清晰度、情绪及社交能力方面均无差异。结论国产助听器与进口助听器均可对中老年听障患者提供有效听力补偿,提高其言语识别能力。安静条件下进口助听器言语(语句)识别效果好于国产助听器。患者对助听器效果总体持肯定态度,但比较介意助听器外观对于个人外观形象的影响及音质的变化。  
      关键词:助听器验配;言语识别;助听器效果问卷;助听效果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51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 李星,何金凯,赵琦
      2024, 22(5): 479-483.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07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噪声条件下健听人群水平声源定位能力的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我院检查的听力正常者78例,测试在安静、白噪声35 dB SPL、40 dB SPL和言语噪声40 dB SPL条件下,受试者应答扬声器与发声扬声器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和平均应答时间。结果不同噪声条件下受试者平均应答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安静条件下受试者RMSE为10.21°±1.55°,明显低于白噪声35 dB SPL、40 dB SPL和言语噪声40 dB SPL条件下(P<0.05);白噪声40 dB SPL、言语噪声40 dB SPL条件下受试者RMSE分别为15.02°±2.22°和15.16°±2.06°,明显高于白噪声35 dB SPL(P<0.05);安静、白噪声35 dB SPL、白噪声40 dB SPL和言语噪声40 dB SPL条件下受试者对低频、中频和高频刺激声的平均应答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白噪声35 dB SPL、40 dB SPL和言语噪声40 dB SPL条件下受试者对高频刺激声的RMSE均高于低频、中频刺激声(P<0.05),对中频刺激声的RMSE均高于低频刺激声(P<0.05);安静、白噪声35 dB SPL、40 dB SPL和言语噪声40 dB SPL条件下受试者对前方声源的RMSE明显低于其他方位(P<0.05);安静、白噪声35 dB SPL、40 dB SPL和言语噪声40 dB SPL条件下受试者对前方和其他方位声源的平均应答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安静、白噪声35 dB SPL、40 dB SPL和言语噪声40 dB SPL条件下,不同性别、年龄受试者RMSE及平均应答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噪声对健听人群声源识别定位能力有明显影响,在不同噪声条件下,受试者更容易定位来自前方的声源。  
      关键词:听力正常;声源定位;白噪声;言语噪声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77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 韦干观,韦福依,谭颂华,陈慧英,覃茂昌,林伟龙,黄代政,杨益超,毛荣清
      2024, 22(5): 484-487.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08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听力损失者配戴助听器后日常生活的满意度情况,为提高验配技术水平,提升满意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在南宁市新声达听力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连锁店验配助听器的听力损失老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日常生活助听满意度问卷(the satisfaction with amplification in daily life,SADL),调查听力损失程度、助听器类型、降噪功能、通道数、多麦克风、配戴时间、每日配戴时间等内容,计算被试的积极作用、服务价格、负面作用、自我形象和外观、总平均等5个维度得分,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组间比较t检验或F检验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319人,总均分5.15,达标率63.95%,积极作用得分5.60,达标率85.27%,服务与价格得分5.69,达标率83.70%,负面作用得分3.06、自我形象和外观得分4.46分,低于SADL标准得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在积极作用维度,年龄、通道数、配戴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服务与价格维度,多麦克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单因素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积极作用维度,通道数、多个麦克风、配戴时间3自变量被引入方程;在服务和价格维度,多个麦克风被引入方程,其余维度没有引入变量。结论SADL平均满意度得分和达标率较高,多个麦克风和配戴时间具有正相关关系,通道数量具有负相关关系。验配师应加强与配戴者沟通,设置合理期望值,加强新技术学习,以提高助听器配戴满意度。  
      关键词:老年性听力损失;助听器;满意度;SADL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70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 赵苗苗,邵薏汀,金晓杰
      2024, 22(5): 488-491.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09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刺激声在坐姿下诱发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s)特征,提供各波潜伏期及振幅等参数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方法分别用500 Hz短纯音(tone-burst)及500 Hz 线性调频脉冲音(CE-chirp)两种刺激声对21名(男11人,女10人)听力正常且无耳蜗及前庭系统疾病的青年人(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3.95±3.29岁)进行VEMPs测试,测试起始强度为110 dB nHL,以5 dB为步阶测试至阈值,记录各强度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种刺激声坐姿下诱发的cVEMP及oVEMP阈值分别为tone-burst cVEMP 85.00±6.10 dB nHL,CE-chirp cVEMP 84.63±4.99 dB nHL;tone-burst oVEMP 83.38±6.54 dB nHL,CE-chirp oVEMP 82.50±6.20 dB nHL。两种刺激声测得的各强度p1潜伏期、n1潜伏期有显著差异(P<0.05),p1-n1波间期、p1-n1振幅、双侧不对称性、双侧振幅比、双侧对称系数等均无显著 差异(P>0.05)。结论坐姿下正常青年人两种刺激声给声强度100 dB nHL时VEMPs的引出率均为100%,500 Hz线性调频脉冲音可作为VEMPs测试的刺激声应用于临床,评估椭圆囊和球囊功能。  
      关键词:颈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眼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线性调频脉冲音;短纯音;坐姿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83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 付林玲,王淑为,王丹丹,洪梦迪,庄博翔,杜海侨,李佳楠
      2024, 22(5): 492-494.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10
      摘要:目的分析1例表现较为复杂的II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II,NF2)患者的临床表现、听力康复方法和效果,明确一种特殊类型的NF2听神经瘤的听力重建方法及术后康复效果。方法整理该患者临床表现及既往史,术前检查,临床手术方法及术后随访听力康复效果。结果患者双侧听神经瘤,听力表现为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外周血基因检测未见治病基因突变,考虑为嵌合体。患者右耳为内耳神经鞘膜瘤,且双眼视力极差,右耳行带瘤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后通过为期2个月的以家庭为主的听力语言康复,听觉能力分级(CAP)由0分提高到5分。结论NF2临床表现复杂,临床预后差。带有微小的内耳神经鞘膜瘤的NF2患者可以通过带瘤植入人工耳蜗重建听力。  
      关键词:II型神经纤维瘤病;内耳听神经瘤;听力重建;人工耳蜗植入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80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 黄薇,耿江桥,孙倩,许敏,温鑫,黄爱萍
      2024, 22(5): 495-498.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11
      摘要:目的探究听力损失婴幼儿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tb-ABR)与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评分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听力损失婴幼儿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在医院行听力检查的健听婴幼儿5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均行tb-ABR测定及IT-MAIS评估,比较两组tb-ABR阈值与IT-MAIS评分的差异,分析tb-ABR阈值与IT-MAIS评分相关性,分析以上两项指标对听力损失的评估价值,比较不同听力损失患儿tb-ABR阈值、IT-MAIS评分,分析以上两项指标与听力损失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婴幼儿平均听阈在0.5、1、2、4 kHz情况下测定tb-ABR阈值均高于对照组,IT-MA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0.5、1、2、4 kHz情况下,tb-ABR阈值与IT-MAI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511,-0.432,-0.309,-0.472;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在0.5、1、2、4 kHz情况下测定tb-ABR阈值与IT-MAIS评分在婴幼儿听力损失诊断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依次为0.769、0.797、0.662、0.713、0.829;随着患者听力损失程度加重,平均听阈,0.5、1、2、4 kHz情况下测定tb-ABR阈值逐渐上升,而IT-MAIS评分逐渐降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b-ABR阈值与婴幼儿听力损失程度正相关(r=0.576,0.411,0.457,0.486;P<0.05),IT-MAIS评分与婴幼儿听力损失程度负相关关系(r=-0.418;P<0.05)。结论tb-ABR与IT-MAIS存在相关性,两者不仅可以用于听力损失婴幼儿诊断,还可用于评估患儿听力损失程度。  
      关键词:听力损失;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评分;相关性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72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综述

    • 陈嘉颖,王玥,葛胜男,丁忠冰,万勤
      2024, 22(5): 499-504.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12
      摘要:游戏式康复作为新兴的康复方式在我国儿童言语语言障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尚未形成标准体系。本文旨在全面阐述游戏式康复的定义、作用与机制、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状况及局限性,以期为后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游戏式康复;儿童;语言障碍;言语障碍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64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 张萌,戚克敏,丁忠冰,李媛媛,黄昭鸣
      2024, 22(5): 505-509.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13
      摘要:言语自然度是言语康复领域值得关注的内容。目前,我国言语康复领域涉及言语自然度的研究极少,对言语自然度的概念、评估及干预技术等内容的认识尚不清楚。本文从言语康复临床应用的角度,综述分析了言语自然度的影响因素、评估与治疗方法等内容的研究现状,希望引起言语康复专业人员的关注,为言语自然度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言语自然度;影响因素;评估方法;治疗方法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97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康复教育

    • 陈穗清,杨雪悦,朱楚月,李春玉
      2024, 22(5): 510-513.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14
      摘要:目的考察在手语产生中,语音和语义信息在不同时间间隔(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SOA)下(-100 ms、0 ms和100 ms)的激活情况,为听障儿童手语习得及教育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选取图-词干扰范式,干扰手语和图片同时(或早100 ms或晚100 ms)呈现,请被试打出目标图片代表的手语。结果①当SOA=-100 ms和100 ms时,分别出现语义干扰效应和语音干扰效应;②当SOA=100 ms时,干扰手语词的位置与目标词汇一致的情况下,受到干扰效应最大,因此出现了语音干扰效应。结论手语产生与书面语产生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自己的特点,研究结果支持了言语产生的独立两阶段模型。  
      关键词:手语产生;语音;语义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75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 郭颖
      2024, 22(5): 514-516.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15
      摘要:目的探讨融合与特殊教育环境下听障学生语言与沟通能力及影响因素。方法将不同教育安置环境下的听障学生进行分组,通过观察听障学生的课堂表现、访谈主科(语文、数学)老师和家长,收集资料并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两组学生阶段性评估结果的独立样本t检验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学龄听障学生的语言与沟通能力仍处于迅速增长阶段,为其提供融合的教育环境是帮助听障学生适应校园学习生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融合教育;特殊教育;听障学生;语言;沟通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84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 陈子月
      2024, 22(5): 517-518.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16
      摘要:目的探讨操作性游戏对学前听障幼儿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2所融合幼儿园40名听障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实验组增加操作性游戏训练。采用希-内学习能力评估量表分别对两组幼儿实验前后学习能力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对照组希-内学习能力均值为87.35分,实验组均值为96.25分,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操作性游戏能有效提升听障幼儿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操作性游戏;听障幼儿;学习能力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51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 杨丽琴
      2024, 22(5): 519-522.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17
      摘要:目的探讨听觉口语法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康复训练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2月我院诊治的30例1~3岁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语言康复训练,研究组配合听觉口语法干预,在干预8周后应用格里菲斯发育评估量表(griffiths development scales-Chinese language edition,GDS-C)量表评估患儿言语行为状态、言语可懂度及总有效率,以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对患儿家长效能感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两组GDS评分、言语可懂度均比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干预后的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听觉口语法可有效改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语言功能,并有助于增强患儿家长的效能感。  
      关键词:听觉口语法;语言发育迟缓;语言康复;语言功能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51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 乔弘历
      2024, 22(5): 523-524.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18
      摘要:动词网络强化疗法(verb network strengthening treatment,VNeST)是以动词为中心,通过训练目标动词及其题元角色,改善名词和动词提取,提高患者句子产出的正确率的训练方法。VNeST是一种基于语义的治疗方法,目标动词的干预效果可泛化到未训练动词的命名和句子产出。该治疗方法在以英语和韩语为母语的失语症患者语言能力提高上表现出较好的干预效果,若将治疗材料根据不同语言的语法规则适当调整词序,可使该疗法在不同语言中进行应用。  
      关键词:动词网络强化;动词产出;语义治疗;失语症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51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 王颖,崔蕾,刘婷婷,马家惠
      2024, 22(5): 525-528.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19
      摘要:目的分析听障儿童父母感知脆弱及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探讨心理资本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心理资本问卷、父母感知脆弱程度量表、中文版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名听障患儿父母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6份,有效回收率96.36%。结果听障儿童父母心理资本得分84.55±9.67分、父母感知脆弱得分12.06±2.06分、主观幸福感得分58.15±8.72分。听障儿童父母感知脆弱得分与主观幸福感得分、心理资本得分间均呈负相关关系;心理资本得分与主观幸福感得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路径结果显示,听障儿童父母感知脆弱对其主观幸福感得分的直接效应为-0.451,心理资本在两者间存在中介效应,间接效应为-0.116(P<0.05)。结论听障儿童父母感知脆弱处于高水平,其主观幸福感状况可通过感知脆弱直接预测,亦可通过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影响。临床工作人员除重视听障儿童病情发展外,对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也应进行及时评估,通过多样化手段提高其心理资本程度、降低感知脆弱水平,对提高听障儿童父母幸福感水平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听力障碍;感知脆弱;心理资本;主观幸福感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59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孤独症儿童行为与语言发育干预研究

    • 张素倩
      2024, 22(5): 529-532.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20
      摘要:目的探讨态度-定义-开放思维-计划-问题解决(attitude-definition-open mind-planning-try it out,ADOPT)模式训练在学龄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语言障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学龄ASD患儿7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ADOPT模式训练,对比两组语言障碍及发育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utism 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ATEC)评分、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评分、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评分、Gesel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ATEC评分、CARS评分、ABC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Gesell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语言障碍(不爱说话、不理解指令、主动语言缺乏、表达混乱、语言障碍轻微)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ADOPT模式训练应用于学龄ASD儿童语言障碍康复,可有效缓解患儿症状,减少语言障碍发生情况,促进患儿发育。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学龄期患儿;语言障碍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59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 朱君,崔欣华
      2024, 22(5): 533-536.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21
      摘要:目的探究体育游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语言交往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0名3~6岁ASD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利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和孤独症疗效评估量表(autism 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ATEC)对干预前后患儿的语言交往能力进行评估,同时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比前后测差异。结果两组干预后CARS量表与ATEC量表中除行为项目外的评分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基线期的主动语言沟通平均次数为1.4次;干预期平均次数4.8次,且主动语言沟通趋势不断提升;维持期平均次数为3.4次,且呈缓慢上升趋势。干预后实验组主动目光接触、肢体动作与语言沟通行为分别增加了12.8倍、1.3倍与1.5倍,肢体语言与主动语言沟通的进步速率提升较大。结论体育游戏干预方法能有效改善ASD儿童语言交往能力,缓解患儿的沟通障碍与社交障碍。  
      关键词:体育游戏;语言交往;孤独症谱系障碍;干预效果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59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 陈川帆,毛文琴
      2024, 22(5): 537-539.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22
      摘要:目的本研究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线上语言康复的应用情况,通过实践探索线上康复训练的优势和局限,并提出后续优化建议。方法实践并分析疫情期间108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线上语言康复的应用情况,通过线上教学开展儿童口型模仿、语音、词汇发音、句子仿说、儿歌背诵、角色表演等训练。并通过前后测评来评估训练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线上语言康复,儿童口型模仿的进步幅度为26.90%,进步最为明显。儿童语音训练、词汇发音、句子仿说、儿歌背诵、角色表演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线上康复取得了积极成效,家长参与率高于传统语言康复家长参与率,但也存在注意力难以维持,互动受限、缺少肢体接触、可能影响视力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优化。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语言康复;线上教学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61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 张瑜,陈楚杰
      2024, 22(5): 540-544.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23
      摘要:目的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运动技能特征,分析其与语言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康复科就诊的ASD患儿,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运动技能、语言认知、社会生活能力评估。采用儿童运动测试成套工具评估运动技能特征,采用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和韦氏低龄儿童智力量表或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估语言认知水平,通过Pearson检验或Spearman检验分析患儿运动技能和语言认知能力的相关性。结果57名患儿纳入研究,其运动技能障碍发生率为64.9%。语言功能延迟患儿的运动技能显著落后于无延迟患儿(P<0.05)。运动技能与语言、认知功能高度相关(r=0.602,r=0.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D患儿运动技能障碍发生率高,且与语言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应关注患儿运动障碍问题,并积极干预。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运动技能;语言功能;认知功能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67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 夏宏,陈海燕,马蕾
      2024, 22(5): 545-549.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24
      摘要: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ASD)睡眠问题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抽样选取海安市人民医院与江苏省人民医院272例ASD患儿及235例健康儿童,采用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HQ)对两组患儿的睡眠问题进行调查,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 CARS)、社交反应量表(social responsiveness scale, SRS)、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修订版儿童神经心理与行为量表(the revised children neuro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 scale, CNBS-R2016)、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GDS)对ASD儿童的发育行为进行调查。结果ASD组患儿睡眠不良发生率为65.81%(179/272),健康儿童睡眠不良发生率为45.96%(108/23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将ASD组患儿中存在睡眠不良和睡眠正常的两组进行比较,不同年龄、居住环境、居住方式ASD患儿睡眠情况具有显著差异(P<0.05);睡眠不良组患儿CARS、SRS、ABC、GDS总分均显著高于睡眠正常组(P<0.05),两组CNBS-R2016得分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ASD儿童睡眠不良发生率高于正常儿童,年龄、居住环境、居住方式是主要影响因素。睡眠问题可能与ASD患儿多种行为表现有关,但与神经发育无关。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行为发育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67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 孙秉玺,蔡赵娜,李雪,郭延庆,李佳笑,苏醒,郑甜甜,刘靖
      2024, 22(5): 550-554.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25
      摘要:目的探究数字化认知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某康复机构2~8岁ASD儿童43例,随机分为数字化认知干预组(n=24)和常规干预组(n=19)。数字化认知干预组在常规线下干预的基础上接受10周数字化认知干预,常规干预组仅接受10周常规线下干预。使用心理教育量表中文修订第3版(the third edition of the revised chinese version of 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C-PEP-3)评估两组儿童干预前(基线)和干预后(终点)认知功能和整体发展。结果终点时,数字化认知干预组C-PEP-3各领域及总发展月龄均显著高于基线时(P<0.05),常规干预组除手眼协调领域外,其余各领域及总发展月龄均显著高于基线时(P<0.05);在认知表现领域和总发展月龄上,数字化认知干预组得分差值(终点值-基线值)显著大于常规干预组(P<0.05);数字化认知干预平均每天训练回合数与C-PEP-3认知表现领域和总发展月龄得分差值呈中度正相关(r=0.42~0.57,P<0.05)。结论数字化认知干预能够有效促进ASD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总体能力发展,且训练数量越多,进步越大。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数字化认知干预;儿童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83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继续教育

    • 夏雨奇,刘玉和
      2024, 22(5): 555-560.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4.05.026
      摘要:脑电图是一种非侵入性、高时间分辨率的客观评估技术,可以反映高级听觉中枢对声音的反应和处理过程。电生理学方法可以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功能认知评估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总结目前人工耳蜗术后常用的认知评估神经生理学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从听觉短、中、长潜伏期的诱发电位分别进行综述,归纳脑电图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认知功能评估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人工耳蜗;认知功能;神经生理学评估   
      0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58468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9-0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