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3 21 5

      专家笔谈

    • 刘军
      2023, 21(5): 449-455.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01
      摘要:人工耳蜗植入(CI)是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且助听器验配无效或效果不佳患者有效地干预方法之一,CI术前对耳蜗神经及后通路功能的准确评估尤为重要,是一项涉及听力学、影像学和遗传学的综合评估。当常规听力学检测无听觉反应和(或)常规影像学检查提示耳蜗神经可能发育不良时,需重点评估耳蜗神经及后通路功能,可完善大功率助听器条件下测听、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AEP)、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CAP)等特殊听力学检测,以及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功能性影像学检查,判断是否有CI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进而选择合适的人工耳蜗植入体、预估手术难度,并制订具体手术方案和并发症预案,同时可预估CI手术疗效。  
      关键词:耳蜗神经;功能不良;人工耳蜗植入;评估;疗效   
      13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189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人工耳蜗术前评估和术后疗效评估

    • 徐驰宇,卢宇,边片,肖璇,袁慧军,潘滔,巴罗
      2023, 21(5): 456-462.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02
      摘要:目的分析中国西藏地区一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总结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采集该家系成员的病史、体格检查、听力及影像学等临床资料,利用已知耳聋基因目标区域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验证,进行耳聋致病基因分析与鉴定。通过电话随访调查患者人工耳蜗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使用量表包括听觉行为分级(CAP)、言语可懂度分级(SIR)、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AIS)、有意义言语使用量表(meaningful use of speech scale,MUSS)。结合文献回顾,分析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人工耳蜗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该患儿表现为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伴虹膜异色,皮肤异常,诊断为II型Waardenburg综合征。高通量测序及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显示患儿携带SOX10基因c.409Adel杂合突变,患儿父母均未携带此突变,考虑为基因突变导致,该突变此前尚未报道。患儿人工耳蜗术后9年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良好,CAP、SIR分级分别为6级、4级,MAIS、MUSS评分分别为37分、32分。结论本研究发现1例西藏地区II型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新发SOX10基因突变位点c.409Adel,丰富了中国藏族人群致聋基因突变谱。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人工耳蜗术后远期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满意。  
      关键词:Waardenburg综合征;SOX10基因;人工耳蜗植入   
      11
      |
      7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171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 张圆,冯春,管艳飞,曹现宝
      2023, 21(5): 463-465.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03
      摘要: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普通话声调感知能力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对于相同生理年龄患儿,较早植入人工耳蜗者因听力重建时间更长,可获得更好的声调感知能力,但仍落后于同龄健听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最易混淆的声调是2声与3声,这与健听儿童的表现相似。  
      关键词:人工耳蜗;声调感知;普通话;儿童   
      8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181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 杨璐,文雯,单佳琳,张钦杰,李蕴,贾欢
      2023, 21(5): 466-470.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04
      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听觉能力评估平台在临床运用的可行性与优势,了解听力正常、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听力损失和人工耳蜗植入者普通话元音、辅音、声调和音乐旋律的表现。方法基于临床中对精细听觉能力的测试方法,如言语测试和旋律辨别测试等,完成精细听觉能力评估平台的搭建,本平台测试内容包括元音、辅音、声调、音乐旋律4个板块。2023年1月~6月,招募不同听力水平受试者进行测试,根据0.5、1、2、4 kHz气导平均听阈(PTA)将受试者分为听力正常组(12耳)、轻度-中度听力损失组(11耳)、中重度-重度听力损失组(11耳),以及人工耳蜗植入组(21耳),使用自主建立的精细听觉能力评估软件在安静环境下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精细听觉能力评估平台在55耳测试中均良好运行,检测结果可当即显示,在便捷程度和用户体验感上优势突出。(2)平台测得的精细听觉能力结果与纯音听阈测试结果趋势相符,即纯音听阈下降越多,精细听觉能力越差。不同模块对精细听觉能力评估敏感度不同,可以测得受试者处理复杂听觉信息的能力,弥补纯音测听的不足。证明软件具有良好的评估效能。(3)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经过听觉训练后,元音、辅音的精细听觉水平能达到较好程度,但对于声调、音乐旋律等复杂的精细听觉仍表现较差。人工耳蜗植入者助听听阈与轻度-中度听力损失类似,但整体精细听觉能力仍差于这类患者。结论研究证实了精细听觉能力评估平台的实用性,有望进一步推广到听力损失患者诊疗及听觉干预康复效果评估中。  
      关键词:精细听觉;听力损失;人工耳蜗;效果评估   
      11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171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 谭皓月,张钦杰,蒋钰琪,潘金锡,周祥,贾欢
      2023, 21(5): 471-475.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05
      摘要:目的评估自动多模影像融合技术对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蜗内位置评价的有效性、可靠性,并与传统影像融合重建技术相比较,讨论其在电极阶位判断中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随访调机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收集其术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术后CT的符合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协议(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的数据资料,排除有耳蜗畸形或蜗神经畸形的病例。由2位耳科医师分别用传统技术和定制耳科影像分析软件(耳科精细结构图像智能处理分析软件,V 1.0)进行自动影像融合、重建及分析,评估电极位置(植入深度、电极阶位),并记录评价时间。结果共68例患者(109耳)纳入本研究(男32,女36),平均年龄5.1±13.1岁。所有电极均全植入,无电极打折,1例(0.9%)发生电极穿阶,7例(6.4%)发生基底膜移位。两种评价技术下,电极深度测量一致性良好[ICC=0.0999(95%CI 0.999~1.000),P<0.001],电极异常阶位范围测量一致性良好[ICC=0.0999(95%CI 0.999~1.000),P<0.001]。自动影像融合软件的平均评价时间为10.0±1.8分钟,相较于传统方法(30.0±4.0分钟)显著缩短(P<0.001)。不同类型电极间评价时间有差异,其中抱轴电极的评价时间较长,(F=3.610,P=0.016)。结论不同评价者使用自动影像融合技术的重复性良好,与传统方法的一致性良好,大幅缩短评价时间,有利于普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影像学分析,可作为一种新技术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人工耳蜗;影像融合;阶位;蜗内电报   
      11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187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 陈旭真,李建红,杜菲,周永青
      2023, 21(5): 476-479.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06
      摘要:内耳不完全分隔Ⅲ型(incomplete partition type Ⅲ,IP-Ⅲ)是因POU3F4(DFNX2)基因突变导致的X连锁遗传性耳聋,表现为男性发病,女性携带。该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难度大,易致严重并发症,如脑脊液漏、电极误入内听道等,术后听觉和言语康复疗效不确切。笔者科室分别于2014年和2022年收治2名IP-Ⅲ内耳畸形患儿,均顺利完成右侧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无并发症,术后1个月开机,声场助听听阈分别为28.8 dB HL和31.7 dB HL,术后听力言语康复较好。  
      关键词:不完全分隔Ⅲ型;内耳畸形;耳蜗植入;康复;疗效   
      8
      |
      7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209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 任杰,廖华,华清泉
      2023, 21(5): 480-483.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07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CI)对成人语后聋患者耳鸣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于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的语后聋患者资料,筛选术前有耳鸣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0.5、1及6个月行耳鸣残疾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v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耳鸣及转归情况。结果80.7%(71/88)的成人语后聋患者术前伴有耳鸣症状,不同性别患者耳鸣严重程度无差异;THI评分在术后6个月时降低最明显,耳鸣严重程度从术前的重度(38.48±23.95)降至中度(20.59±18.38),响度也较术前明显减小。青年组患者术后耳鸣改善情况较中年组及老年组更好。使用声音处理器时耳鸣响度明显减小。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可有效改善语后聋成人患者的耳鸣症状,术后耳鸣症状可随时间推移逐渐缓解。青年患者耳鸣症状在术后得到改善的效果更好,所需时间更短。人工耳蜗开机后,声音处理器的使用对耳鸣的抑制有显著而长期的作用。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语后聋;耳鸣;耳鸣残疾量表;视觉模拟评分   
      8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220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 王健艳,杨洛盈,陈愈彬,李鹏
      2023, 21(5): 484-485.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08
      摘要:结核性中耳炎(tuberculous otitis media,TOM)是一种罕见的肺外结核感染,部分可导致严重的感音神经性聋,如果双耳发病,就需要考虑人工耳蜗植入术。而TOM患者可能存在中耳肉芽增生、解剖标志不清、圆窗难以辨认的问题,甚至出现耳蜗骨化,给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带来巨大的挑战。现将我科收治的一例TOM伴双耳全聋患者的一期困难人工耳蜗植入进行报道。  
      关键词:结核性中耳炎;人工耳蜗;耳蜗骨化;鼓室硬化   
      6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217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 姜子刚,王金平,赵东,李春娇
      2023, 21(5): 486-488.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09
      摘要:目的探讨单侧聋(single-sided deafness,SSD)成人患者人工耳蜗植入远期效果。以为单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适应症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择一例单侧聋20年成人进行人工耳蜗植入,随访其残余听力、言语识别率、声源定位能力、以及言语空间和听觉质量主观量表(SQQ)。结果该患者术后残余听力早期保持良好,但五年后残余听力未能保留。言语识别率随术后随访时间延长而有所提升,但没达到较高水平。声源定位能力随时间有所改善。随访SQQ量表可以看出SSD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对于言语理解、空间听觉、声音聆听能力都有所帮助,尤其对于空间听觉帮助较大。结论SSD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可以改善患者噪声下的言语识别率与声源定位能力及生活质量。建议进一步大样本研究,为SSD患者人工耳蜗植入适应症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单侧聋;人工耳蜗;声源定位;言语识别   
      14
      |
      5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214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 陈薪羽,崔忠涛,蔡勋功,周彬
      2023, 21(5): 489-491.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10
      摘要:目的评估儿童和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和言语感知发展,探讨哪些因素与预测术后效果有关。方法选取128名儿童和青少年,均为语前双侧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收集所有受试者术后听觉言语情况,以及植入年龄、人工耳蜗使用时间、受试者接受的教育系统及家长文化水平。以听觉感知类别(CAP)和语言清晰度(SIR)结果测量康复效果。结果①植入年龄越小,预后越好;②听觉表现和语言清晰度在术后2年趋于平稳;③在主流学校就读的学生较聋哑学校学生预后更好。结论语前聋儿童及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年龄、使用人工耳蜗的时间、接受的教育系统是评估言语预后结果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效果预测   
      10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218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临床研究

    • 郝欣平,王杰,陈彪,陈静,刘辉,傅新星
      2023, 21(5): 492-495.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11
      摘要:目的探索环境压与鼓室峰压补偿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测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引出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设计,收集于2023年1月~2023年4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且C型鼓室图行鼓膜切开术的患者,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病例25例,共30侧耳。均行环境压与鼓室峰值负压补偿下的DPOAE检测。患者年龄22岁~75岁,平均年龄53.97岁。男性15例,女性10例。右耳13例,左耳17例.均为鼓膜切开术确认是否存在鼓室积液者。结果30侧C型鼓室图患者25侧术中发现明显积液存在;5侧术中未见明显积液。30侧患耳中环境压DPOAE仅1侧引出,10侧鼓室峰值负压补偿下DPOAE在不同频率可以引出。结论对于鼓室图为C型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部分环境压DPOAE引不出者峰压补偿DPOAE在不同的频率可以引出。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鼓室负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14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180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 贾洁琦,陈华,欧阳明,彭程,田保
      2023, 21(5): 496-499.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12
      摘要:目的将简版汉化言语空间音质听力量表(Chinese translation of twelve-item version of SSQ,C-SSQ12)应用于老年健康体检中的听力评估,分析老年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听力损失情况,为临床筛查老年性聋(age related hearing loss or presbycusis,ARHL)提供线索。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6月我院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分为60~69岁组、70~79岁组、80岁及以上组,询问老年人是否感觉有听力下降,并指导其自填C-SSQ12量表。均数比较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分析;年龄与三因子评分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有47.2%的老年人自感有听力下降;C-SSQ12量表言语因子、空间因子、音质因子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各年龄段C-SSQ12量表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将量表总分≤6.5分定义为听力残疾,不同年龄段听力残疾率为60~69岁2.7%、70~79岁为9.3%、80岁及以上36.8%,总体为8.4%;不同性别听力残疾率为女性7.3%、男性9.4%,男性听力残疾率大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一半的老年人自感有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量表评估后听力残疾总现残率为8.4%,年龄越大,C-SSQ12量表中各因子评分越低,听力残疾现残率越高;C-SSQ12可动态、大范围评估老年人在复杂环境中听力情况,经济、高效,量表评分较低或评分较以前下降可为ARHL提供线索。  
      关键词:老年性聋;听力残疾;汉化版简版言语空间音质听力量表   
      7
      |
      6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211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 杨军,朱晶,杨帆,陈益青
      2023, 21(5): 500-502.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13
      摘要:目的调查学龄前听障儿童口腔龋齿和口腔保健状况,分析听障儿童龋病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15例听障儿童、156例健听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同时对107例听障儿童、163例健听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口腔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 2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的龋均和患龋率无明显差异(P>0.05);进食甜食率、饮用甜饮料率、睡前吃甜食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口腔保健知识方面,3项知识无差异(P>0.05),1项知识有显著差异(P<0.01);刷牙率、每天刷牙1次以上率、口腔诊疗率、应用含氟牙膏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患龋严重程度差别不明显。二者饮用甜食的习惯无显著差异;听障儿童监护人对口腔保健知识存在不足;听障儿童的口腔保健行为较健康儿童差。  
      关键词:听障儿童;患龋率;龋均;口腔保健   
      7
      |
      5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1860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综述

    • 唐菲,杨崇灵,曹伟,刘昭颖,吕萍,刘军
      2023, 21(5): 503-507.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14
      摘要:助听器是提高耳聋患者听力常用且安全的方法之一,但助听效果存在个体差异,与患者的自身条件、助听器品牌和型号、使用时间和频率、验配调试技术等诸多因素有关,助听效果评估是否准确至关重要。助听器效果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听力学检查和问卷评估,涉及可听度、可懂度、满意度及心理情绪等多个方面。对于婴幼儿、低龄儿童及不能配合作出反应的成人,真耳分析(real-ear measurement,REM)、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AEP)和声场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是重要的客观评估方法。本文总结助听器效果评估的各种方法,为准确、全面评估助听效果,优化临床听力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助听器;耳聋;气传导;骨传导;效果;评估   
      12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171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 郭雪松,冯秀娟,乌仁托亚,王大海,张红艳
      2023, 21(5): 508-510.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15
      摘要:随着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病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功能障碍在ASD儿童的病因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已有免疫治疗可改善部分患者临床症状的报道。本文就儿童ASD免疫学病因进行综述,以期通过明确病因为儿童ASD的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免疫;病因   
      5
      |
      5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171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 张梓俞,KIMHaKyung,张宗云,丁忠冰
      2023, 21(5): 511-515.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16
      摘要:鼻音功能亢进是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的功能障碍之一,影响患者的言语可懂度,从而导致其日常沟通与社会参与受限。言语治疗能够改善轻中度鼻音功能亢进,然而针对神经性言语障碍鼻音功能亢进的言语治疗方法不统一。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直接疗法、代偿疗法和反馈疗法3个维度总结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鼻音功能亢进的言语治疗方法,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神经性言语障碍;鼻音功能亢进;言语治疗   
      11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203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 杨双凤,杨令,涂敏,谭裕玲,吕萍,王晓明
      2023, 21(5): 516-519.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17
      摘要:耳鸣是指无外界声源时被感知到的声音,药物及行为干预效果有限。随着神经调控技术的应用,尤其是无创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给耳鸣患者治疗带来了新方向。本文对声治疗、电刺激、重复经颅磁刺激在主观性耳鸣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耳鸣;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声治疗;电刺激;重复经颅磁刺激   
      9
      |
      6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2120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 朱新蓓,范蒙,徐诗霞,周汝环
      2023, 21(5): 520-524.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18
      摘要:单侧声带麻痹 (unilateral vocal cord paralysis,UVFP)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单侧支配喉内肌的运动神经传导通路受损,引起单侧声带运动障碍、声门闭合不全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发音困难和吞咽困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评估方法包括语音评估、吞咽功能评估、声带振动评估、影像学检测、实验室检查以及喉神经电生理检查等。UVFP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如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声音疗法,目前保守治疗尚未确立为标准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有注射喉成形术、喉返神经修复术,包括喉返神经减压术、喉返神经端端吻合术、替代神经转位喉返神经吻合术,其中颈襻-喉返神经吻合术效果最佳,以及喉成形声带接近术以及联合手术等。  
      关键词:单侧声带麻痹;评估;治疗   
      14
      |
      4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225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康复教育

    • 陈冬芳,曹迎,吴佳璟
      2023, 21(5): 525-528.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19
      摘要:目的探究音乐疗法联合语言训练对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的作用。方法以2018年2月~2021年2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语言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联合语言训练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Gesell婴幼儿发展量表、语言行为评估量表(verbal behavior assessment scale,VerBAS)、儿童感觉综合评定量表(children's sensory integration rating scale,CSIRS)、美国智力低下协会适应行为量表(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mental deficiency adaptive behavior scale,AAMD-ABS)及干预后概念性模式服务质量量表(service quality,sSERVQUAL)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Gesell婴幼儿发展量表、VerBAS、CSIRS、AAMD-ABS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SERVQUA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疗法联合语言训练可改善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功能,并能提高其适应能力、感觉功能。  
      关键词:音乐疗法;语言训练;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   
      11
      |
      8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171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 洪梦迪,韩硕,曾艳,冀飞
      2023, 21(5): 529-531.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20
      摘要:听力障碍严重影响儿童言语语言功能发展。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传导性听力障碍、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和混合性听力障碍。本文在梳理听障儿童言语语言障碍表现的基础上,思考基于医教结合理念的言语语言教育康复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听力障碍;医教结合;言语语言教育   
      11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183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 李志琴,李承云,皮英
      2023, 21(5): 532-534.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21
      摘要:目的研究口部运动联合家庭教育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语言、动作技能和认知等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入院的102例ASD患儿进行观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进行口部运动联合家庭教育。对两组患儿口部运动功能(动作技能)、语言图片表达能力及日常交流能力(语言和认知能力)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舌口部运动、唇口部运动、下颌口部运动功能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口部运动功能评分、语言表达和图片表达能力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日常交流能力有效率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60.78%(P<0.05)。结论口部运动联合家庭教育对ASD患儿的语言、动作技能和认知等功能康复更理想,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力提高。  
      关键词:家庭教育;口部运动;孤独症谱系障碍   
      11
      |
      6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187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 詹华英
      2023, 21(5): 535-537.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22
      摘要:目的对福建省9个地市572名4~18岁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发展、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心理健康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索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的发展规律,为随班就读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星向听障儿童、家长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6.4%的家长持续给孩子做听力检测,62.4%的家长持续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同一调查对象在3个时间点的听觉言语评估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00<0.05);听障儿童对美术感兴趣的人数占比最多,学习美术科目最轻松;听障儿童整体心理状态良好,在青春期有波动,存在人际交往压力的原因主要是听说能力及沟通技巧问题。结论应持续做好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的听力检测及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充分发挥其功能代偿作用,积极开发潜能,注重补齐短板,不可忽略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听障儿童;随班就读   
      6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189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 梁伟健,李梦雅,丁忠冰
      2023, 21(5): 538-540.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23
      摘要: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综合康复训练医教结合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丽水市残联康复医院就诊且符合入组标准的66例ASD儿童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采用医教结合模式康复训练。采用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三版)(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3rd edition,PEP-3)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沟通、体能、行为3方面功能变化情况。结果(1)干预前两组儿童沟通、体能、行为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两组儿童3方面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医教结合模式应用于ASD儿童综合康复训练中,有助于其改善其临床症状,提升干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综合康复训练;医教结合康复模式   
      8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191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 陈颖,延江健,吴斯莹,黄珊,吴皓,黄治物
      2023, 21(5): 541-544.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24
      摘要:目的调查我国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本科教育中的理论及实习现况。方法采用线上问卷的形式对146名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在读本科生和毕业生开展理论教育信息及实习现况调查。结果关于理论学习,24.7%的被调查者认为理论教育重点偏听力,33.5%认为偏言语,41.8%认为两者并重。45.2%的被调查者将已出版的专业书籍作为理论学习教材,54.8%使用学校自制教材或自主选择相关书籍。关于实习现况,91.3%(115/126)得到带教老师现场指导的学生可完全或大部分掌握相关应用技术;64.4%学生认为影响实习效果最重要的是自身因素,其次为带教老师(17.1%)、实习单位(13.7%)、学校(2.7%)及其他因素(2.1%)。结论我国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本科的理论及实习教学体系需进一步规范化,实习阶段学生自主性和老师现场指导时间是影响实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听力学;言语-语言病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实习;现况调查   
      22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196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 金黎明
      2023, 21(5): 545-549.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25
      摘要:目的探讨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疑问句回应与发起能力的差异,为听障儿童疑问句干预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采用自编疑问句表达材料《愉快的一天》对3~5岁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各20名特指疑问句“谁”“什么”“做什么”“谁在做什么”“谁在哪里做什么”进行回应和发起测试。结果①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修订版(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PPVT-R)得分匹配的情况下,听障儿童疑问句回应和发起能力显著低于健听儿童;②两组儿童疑问句回应和发起能力的发展规律一致,习得顺序依次是1个疑问点-2个疑问点-3个疑问点;③听障儿童疑问句表达能力较弱,但回应能力好于发起能力;④听障儿童疑问句回应和发起能力依赖于句法结构,其句子缺乏复杂性;⑤在疑问句回应中,模仿问句和答非所问2种错误类型占比较大;在疑问句发起中无提问和以答代问2种错误类型占比较高。结论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疑问句回应和发起能力存在差异。  
      关键词:听力障碍;疑问句表达;错误类型   
      7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197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 韩硕,高袁,洪梦迪,王爱华,代嬿,冀飞,刘晓明
      2023, 21(5): 550-553.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26
      摘要:目的探讨听力障碍合并发育迟缓儿童康复干预效果,为该类儿童的非药物干预手段提供借鉴。方法选择1例听力障碍合并发育迟缓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游戏活动、行为治疗、正强化、惩罚、消退、听觉口语法等康复训练,帮助儿童缓解问题行为。结果①儿童畏缩、恐惧行为明显缓解;②听力辨别力明显提升,对自然环境辨别力明显提高;③个案康复后言语识别率为31%,可以与他人交流。结论听力障碍合并发育迟缓儿童康复训练需要不同康复领域教师合作制订科学有效的个别化教育计划,进而改善儿童问题行为,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关键词:听力障碍;发育迟缓;多重性障碍   
      7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196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 胡洋,唐启华,刘巧云
      2023, 21(5): 554-556.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27
      摘要:目的探究华东师范大学(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CNU)阶梯式语音训练模式对提高听障儿童声母最小音位对比式识别能力的有效性。方法以1名3岁双侧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为被试,对其语言发展水平、听觉识别能力、语音能力进行评估,根据ECNU阶梯式语音康复模式中体验、感知、产生阶段进行训练,每周干预1次,共2次,一次30分钟,评估康复效果。结果经过干预,该儿童的声母音位对识别正确率有大幅提高,目标音位对b/d、p/t的识别率由50%上升为100%。结论ECNU阶梯式语音训练模式能有效提高听障儿童声母最小音位对比式识别能力,并为康复师进行临床语音干预提供指导。  
      关键词:听力障碍;ECNU阶梯式语音训练;最小音位对比   
      8
      |
      6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203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继续教育

    • 刘兴健,杜一,王郁,徐正燕,任丽丽,吴子明
      2023, 21(5): 557-560. DOI: 10.3969/j.issn.1672-4933.2023.05.028
      摘要:本文讨论了如何通过学习临床前庭医学技术稳定身体平衡,特别是针对受前庭系统损害影响的人群。前庭康复训练的方法包括平衡器操纵、目标定向运动、机械振动和视觉反馈等,这些策略旨在刺激并促进前庭系统的重新适应。通过训练,可以帮助受影响的人群提高平衡能力,恢复日常生活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更好地应对日常活动和工作的需求。因此,学习和掌握如何稳定身体平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关键词:前庭系统;目标定向运动;视觉反馈;平衡能力;前庭康复训练;生活质量   
      21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4209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03
    0